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晚,当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从巴拉圭共和国首都亚松森传回国内,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人刘钟萍得到的是两个好消息。
“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这一中华民族所珍视的节日得以共享给世界,人们都沉浸在喜悦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现场的视频显示,数十个国家代表起身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还有人用中文说“春节快乐”。中国代表团依照中国传统年俗,向他们赠送装着福卡的红包。一个“彩蛋”也被揭开,镜头定格在双方手中,红包上的图案让刘钟萍眼前一亮:正是她根据佛山木版年画经典纹样“状元及第”创作的作品。
和她一样,许多年轻人正在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非遗年”筹划准备。于他们而言,春节源远流长的历史、口耳相传的民间神话、许多存在于祖辈回忆中的年俗,是传统;围绕这个节日的一切乡愁、色彩、味道,是他们年复一年的日常,他们也正在用双手创造更多新的日常。
拿着刻刀和扩音器,让全世界认识中国春节
“Adopted(正式通过)!”
回到那场将中国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会议。当天现场,关于春节的宣传片播放至第36秒时,画面中,一家老少将“门神”年画贴在了门上。短短两秒,世界目光聚焦广东佛山,了解这里的人是如何过年的。刘钟萍为此感到骄傲,画面中的“门神”正是佛山木版年画的经典作品《持刀将军》。
事实上,佛山木版年画与春节申遗工作的连接早已开始。工作人员曾向刘钟萍征集了一些材料和作品,后又派出纪录片导演拍摄她创作“诸神复活”和“解忧年画铺”系列年画、组织非遗公众开放日活动的画面,作为申遗材料之一提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作为后期的一个补充资料,证明大家还在用,还有这个习俗。”
时至今日,中国很多地方仍保留着绘制并张贴年画的习俗,这是辞旧迎新、避灾驱邪、祈福纳祥的美好象征。年画流布广泛,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中,始于宋元时期的?佛山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的年画齐名。记者了解到,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的年画图案也出现在申遗成功当日的红包上。
这些年,刘钟萍这名85后的佛山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行走江湖”,带着作品去各地推广年画,得名“年画女侠”。她原本做着一份收入可观的导游工作,10年前被冯氏木版年画百年老店内安静作画的冯炳棠老先生打动,在24岁时拜师,慢慢接下这张历经700年风雨的年画。
2024年4月底,包含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启用,刘钟萍每周都会到馆,在“解忧年画铺”介绍佛山木版年画、手把手带着游览的孩子们体验制作工序,让年画走进日常。
“一场一场办公众开放日,一句一句介绍年画,日复一日做着这些非常微小的事情。真的没想到,有那么一天能接到电话,说要借助我的创新实践,作为申遗的佐证材料。就觉得坚持很有意义,谁知道刻下的这一刀会指向哪里?”刘钟萍说,这次申遗对于佛山木版年画、她的作品,以及非遗传承工作,都是一次“金榜题名”。
而远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2024年12月上旬,春节申遗成功的消息被更多西方面孔知晓。
江西女生曹梦竹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在硕士入学前,她正在度过自己的间隔年,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留学生活的点滴日常。得知申遗成功的消息,她从摄影师朋友那里借来一身红色的明制汉服,带着扩音器、妈妈编织的中国结和春节文化的宣传板,来到人山人海的伦敦眼、大本钟下,“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都会在那儿打卡”。
孩子们和她合影,有大叔在拍照时特意露出红色毛衣,一名商贩摆出成龙的经典姿势……越来越多的人涌上来,他们慢慢了解到中国的生肖、历法、春节。
一道“四喜丸子”留住乡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关于中国春节的介绍词中提到:“该遗产项目为中国民众提供了认同感和持续感。”
曹梦竹说,春节申遗成功对她和许多海外华人而言意义非凡:“我们可以更加自信地对别人说,春节源自中国。”在海外,曹梦竹每年会和中国留学生朋友们一起庆祝春节,“不管怎样,都会想组织起来聚一聚,哪怕是上课偷偷看春晚,或是半夜上完课一起吃个年夜饭,都会有各种庆祝过年的方式”。
这份文化认同感也是刘钟萍的重要动力。2017年春节,刘钟萍在澳门展演,带上了许多传统年画。有一对父子连续3天出现在活动现场,她忍不住询问,对方告诉她,家里的奶奶在电视上看到了这幅作品,但腿脚不便,就嘱咐他们过来现场帮她看一眼她记忆中的门神。
“那幅年画好像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但是它一出现,就能唤醒一些集体的记忆、共同的情感。”在东南亚,刘钟萍也有类似的经历,当地华裔告诉她,他们的爷爷奶奶以前贴过这样的年画。
也正因此,无论如何创新,刘钟萍仍坚持复刻一些明清时期的作品。“花一两个月都搞不定,做完之后可能10年都不能让你产生收益。但是我觉得作为代表性传承人,还是得花时间去把这些经典的纹样、图案和故事重新复刻,重新讲给大家听。”
视觉能留住回忆,嗅觉和味觉一样可以。在山东聊城,一群年轻人在夜晚为即将到来的除夕之夜“悄悄努力”。
从两个月前起,聊城青年夜校开始冒出饭菜香,年夜饭主题课程开课了。90后肖洋在课上解锁了各种菜式,尤其是一道从小吃到大的糖醋里脊。他决定在以后的年夜饭烹饪中为家人多分担一些。下班、放学以后,年轻人在夜校学做萝卜丸子、酸辣汤、京酱肉丝、红烧肉等,对他们来说,“切菜并不容易”是每个人学到的第一课。
让年轻人在年夜饭里给家人“露一小手”,是这次课程的开设目的。聊城青年夜校负责人、聊城市青少年文化宫主任杨晓介绍,为年夜饭主题开设的烹饪、烘焙课程有40多个年轻人报名学习。
烹饪教师杜学峰打算教会他们16道热菜,其中糖醋鲤鱼、红烧肉、四喜丸子都是经典鲁菜。“四喜丸子是我每年年夜饭必吃的。它的特点是色泽红亮、口感软糯、鲜香可口,寓意着人生福、禄、寿、喜。”在他看来,菜式就是家乡的象征,有地方流行白色蟹粉狮子头,但鲁菜重色、重味、重油。按他的要求,四喜丸子从肉馅开始就有讲究,得“三成肥,七成瘦”,还要用力摔打。
做一道四喜丸子程序繁琐,但杜学峰鼓励学员们从烹调中找到乐趣,因为一家人能围在一起吃饭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在饭店点多贵的菜,你都找不到家的氛围”。
“我觉得春节美食承载着家庭团聚的欢乐、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以及地域文化和传统习俗。这些美食是家庭情感的纽带,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期望,同时体现了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应该被好好传承下去。”杜学峰说。
杨晓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聊城青年夜校还开设了新年主题课程,“指导青年学会一两项技能或节目,可以用到公司年会、朋友聚会等活动中”,成人声乐、演讲朗诵、古琴、吉他、掐丝珐琅等课程都已经报满。
让年轻人成为非遗传承的“鱼头”
“近年来,年轻人越来越关注和喜爱传统文化,从事非遗保护的年轻志愿者越来越多。这是特别让人欣慰的事。”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认为,需要推进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更好地衔接。
刘钟萍对佛山木版年画作出的创新,就是一种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她创作出“早睡早起”“防秃神器”等新式年画;还发现年轻人喜欢的“套色章”能够很好地诠释木版年画的套色,于是制作“文财神”“武财神”等形象图案的套色章吸引年轻人集章打卡。
刘钟萍坦言,这也是一种“试水”——制作一款木版年画非常费时费力,通过盖章可以参考图案是否受年轻人喜爱,再决定是否制作成年画。现在“金榜题名”图案很受欢迎,她决定和佛山祖庙联名出一套文创。
不过,创新也有边界。刘钟萍认为,年画始终是为了表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一定会创作寓意美满、吉祥喜庆的年画,而不会强行与一些“破碎感”“丧文化”的网络热梗结合。另外,年画有手工制作的,也有机器印刷的,这要在售出时就标注清楚,“技术在发展,我们不能死守(传统手艺),但是该守的也要守”。
距离佛山1100余公里的安徽歙县,一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同样在经历新与旧的交替和碰撞。
2010年前后,有600多年历史的汪满田鱼灯因为年轻人的记录而开始“出圈”。一名编导专业的大一学生回歙县奶奶家过年,听老人讲起汪满田村的“嬉鱼灯”,进村拍摄纪录片《不嬉不行》。如今,汪满田鱼灯已火遍全网,让很多人对年年有“鱼”的愿望有了具象呈现。
在汪满田村,村民依旧笃信“嬉鱼灯”民俗会给村子带来“好运”,是“不嬉不行”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也被拿来形容“嬉鱼灯”的热闹景象。
不嬉不行,那么谁来嬉?在这里,早年间由有威望的中老年人做主,如今,青年成为“挑大梁”的角色。每年大年初三过后,当地以宗祠划分的6家鱼会推选出一名15至28岁的年轻人为“鱼头”,负责本会“嬉鱼”的各项事务,奔走筹措经费、上山砍竹扎制鱼灯。走出大山的汪满田人,被这一民俗牵引,岁末总要回来化身一条条璀璨的“鱼”,为鱼灯的传承献力。
00后汪文泉已担任过3任“鱼头”。在村里,“鱼头”要在祠堂门口放鞭炮、贴喜报、昭告全村的大事,自幼“牵着鱼尾巴长大”的他,即使错过选“鱼头”,也要回家乡为“嬉鱼”忙碌。
刘钟萍也在为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努力,找到能够接棒的人是最大的困难。为了寻找好苗子,她把不少精力放在大学校园,去当校外非遗导师。好消息是,一些以前做非遗推广种下的种子渐渐有了回报:一个小时候上过佛山木版年画课程的00后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决定加入团队一起作画、摆摊。
把新年俗融入生活的“寻常巷陌”
广东佛山“挥春街”,每年临近春节便会摆满临时档口,百米长的街道,喜庆的中国红搭配充满历史气息的旧骑楼,让年轻人联想起粤语歌曲《喜帖街》。他们将其称为“佛山的喜帖街”,在社交媒体发帖为其引来流量,被吸引来打卡的人说,这里售卖的现写春联充满油墨和纸香,勾起顾客的回忆。
关于春联上的内容,年轻人也想来点不一样的。互联网上,“科研对联”成为一股新风潮,走过宿舍门口,你可能会看到诸如“起早贪黑做实验,夙兴夜寐写文章”此类的对联。北京大学医学科技楼甚至发起了“医学科研特色春联征集”,请医学部师生结合传统文化、新年期许、科研日常、医学精神创作春联。
在四川美术学院,饺子这道北方年夜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食竟也迎来了“颠覆”。一年一度的包饺子大赛中,面团被捏成一幅《千里江山图》,或是变成“财神爷”“多肉植物”“蛟龙出海”等造型。
放下瓜子、砂糖橘,能提供情绪价值的拜年表情包等成了年轻人的“电子年货”。202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原博带领设计团队创作了“年画话年”系列表情包,将木版年画中的神仙形象进行矢量化造型和波普风动态表达,融入年轻人的过年社交场景中。
青年正在重塑春节习俗,逐渐成为“春节主理人”的他们,正在突破关于“如何过年”的一切想象。
春节旅游也逐渐成为一项“新年俗”。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22.93亿人次。据媒体报道,“向北感受冰雪、向南体验民俗”是春节旅游市场的一大趋势。
在“被算法推荐了一个月的长乐游神”之后,90后辛涛在2024年终于尝试了一次春节旅行,从浙江到福建观看游神。他平时就喜欢旅行,偶尔也在周末“特种兵旅行”,但在春节期间出行的不同之处在于,能感受到不同地区的过年氛围。“不只是年味,绕村游神、供品香蜡、满地鞭炮,从五六岁的小朋友到几十岁的中年人接力游神,共同完成盛大的巡游。所有人都参与其中,感觉看到了传承!”
在游神的队伍中,辛涛看到当地年轻人轮流背起塔骨、接力完成整个游神,或是手持香烛、点燃鞭炮,做好游神的后勤保障。“可以感受到他们很开心也很认真地参与和投入。”这次不错的体验让辛涛决定,在即将到来的这个春节继续旅行。这次,他打算去广东潮汕地区看看英歌舞。被称为“中华战舞”的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以《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为角色,最多会有超百人同场表演,他相信会是“百闻不如一见”的震撼场面。
岁聿云暮,春节将至,刘钟萍要在深夜加快手下刻刀的速度以完成订单,白天,各类年画推广活动让她应接不暇;汪满田村人从各地陆续回到家乡,尝过家乡臭鳜鱼的滋味后,人们将再次激活那条600多岁的“大鱼”;曹梦竹时隔5年终于有机会回家,她要偷偷“飞”回去给家人一个惊喜;肖洋每周五晚来到青年夜校苦练刀功,用一整份菜谱“延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文化和珍贵情感”。
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将开启万象更新的新年好光景,和全世界共享“非遗年”的喜悦。
(应受访者要求,肖洋、辛涛为化名)